作为高速收费员,日常工作里我总在想:我们努力提升的“快速通行”“微笑服务”,真的是司机最需要的吗?这次参与“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司机需求对比”的问卷调查,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,读懂了大家的“出行期待”。
最初发放问卷时,我留意到一个细节:很多司机拿到问卷后,会先仔细看一眼题目,然后认真勾选选项。有位跑长途的货车师傅边填边说:“你们终于问我们需要啥了。平时跑高速,光知道赶路,有些想法也没处说。”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——原来,我们习以为常的“服务”,在司机眼里可能只是“流程”,而他们真正在意的需求,或许从未被真正“看见”。
“连接”的意义:从问卷到日常的改变。现在,我依然会在递票时轻声问:“师傅,方便填个问卷吗?您的建议我们一定改。” 而司机们的回应也更积极——有人填完会说“你们真用心”,有人主动聊起自己的出行习惯。这些互动让我觉得,这份工作不再是简单的“收费”,而是一场“需求与回应”的对话。我们收集的每一份问卷,都是一颗“种子”,终会在未来的服务里,长成更贴心的“便利”与“温暖”。
“换位”后的思考,服务要“精准”更要“共情”
这些数据像一面镜子,让我反思日常工作。对比之下发现,高速司机更在意“效率”,普通公路司机更关注“安全与便利”。
有人问我:“做问卷调查累吗?” 其实,累的是重复的动作,而暖的是被理解的瞬间。当司机们认真写下建议时,我看到的不是“问题”,而是他们对出行环境的期待——而这份期待,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
这大概就是“服务者”最幸运的事:我们站在“窗口”,不仅能递出一张票,还能接住一份信任,更能通过这份信任,让每一段路都走得更安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