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看《反腐为了人民——以案促改促治》专题片后,作为一名收费站党员,我深受震撼、倍感警醒,对“反腐为了谁、如何以案促改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。
一是看清“反腐的初心”,筑牢“人民至上”的信念。 片中案例无论涉及哪个领域,最终损害的都是群众利益——就像收费站若出现绿通查验徇私、票款贪污等问题,看似是个人谋私,实则让国家利益受损、让通行群众对公平公正产生质疑。这让我明白,反腐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与群众的“获得感”紧密相连。作为党员,必须始终把“人民满意”作为工作的出发点,守住“不收一分不该收的钱、不徇一丝不该徇的情”的底线,让每一次收费、每一次查验都经得起群众检验。
二是看透“案件的警示”,扎紧“岗位防腐”的篱笆。 片中“长期合作变利益绑定”“岗位特权成腐败温床”等现象,在收费站工作中也有现实镜鉴:比如设备维护、物资采购中的利益输送风险,特情车辆处置中的自由裁量空间,若放松警惕就可能成为腐败的突破口。作为直接接触收费业务的党员,既要管好自己手中的“小微权力”,更要主动接受监督——无论是票款核对时的“较真”,还是绿通查验时的“透明”,都是对自己、对群众的负责。
三是抓实“改治的实效”,争当“廉洁的标杆”。 以案促改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对我们而言,就是要从案例中汲取教训,把“不敢腐”的震慑转化为“不想腐”的自觉:日常工作中,多想想“这样做是否符合规定”“群众会不会有意见”;遇到诱惑时,多算算“政治账、家庭账、良心账”。更要带动身边同事,一起完善岗位流程、堵塞制度漏洞,让“廉洁收费、规范服务”成为收费站的鲜明底色。
反腐永远在路上,作为基层党员,唯有把“人民”二字刻在心里,把“规矩”二字落在实处,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守住初心、护好民心,让每一次小小的坚守,都成为反腐大格局中坚实的一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