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通查验是收费站落实惠民政策的重要环节,也是防范廉政风险的关键岗位。严格审核、规范操作,既是保障国家惠民政策精准落地的必然要求,更是守住廉洁底线的基本准则。
一、严把标准关,杜绝“人情查验”
绿通政策有明确的品类、重量、装载要求,查验中必须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。对鲜活农产品的界定坚持“目录清单”标准,不随意扩大范围;对装载比例、混装情况严格按规定核查,不搞“差不多”“过得去”。党员带头执行“双人查验、影像留存”制度,杜绝“熟人放行”“私放人情车”,让每一次查验都经得起复核、经得起监督。
二、规范流程关,压缩“自由裁量”
从车辆引导、信息核对到货物查验、结果录入,全程固化流程、细化标准。重点加强“开箱查验”的规范性,做到“应查尽查”,避免“选择性查验”;对特情车辆实行“多人复核”机制,通过岗位互督、流程互控,减少人为操作空间。同时,利用智能查验设备辅助核验,实现“机器管人、制度管事”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三、强化监督关,筑牢“防腐堤坝”
定期开展绿通查验复盘,对高频出现的车型、路线进行重点核查;畅通举报渠道,接受司乘和社会监督;将查验数据与收费数据交叉比对,及时发现异常情况。对违规操作“零容忍”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不仅追究当事人责任,更倒查流程漏洞,通过“查一案、改一片”,形成“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”的长效机制。
绿通查验虽小,却连着民生、系着廉洁。唯有把好每一道关、守好每一个环节,才能既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,又守住收费站的廉洁底线,树立规范执法、廉洁服务的良好形象。